
趁著現在稍為有時間,先關心一下時事。
一直都不明白何謂全球化,政府說自由貿易便是全球化,我便唯唯諾諾地接受並認同,不過印象中世貿與紡織品配額好像有點關係,與自由貿易好像是自相茅盾的,但因為沒有再繼續深究而讓事情不了了之,反正也不關我事。
近日早上有免費報紙派發,當然方死蝕底,每天早餐時份把整份報紙Lun完才罷休。昨天看到一篇很令人震撼的報導:因為世貿,每天都有農民自殺。已發展國家(美國及歐洲)以巨額補貼農業,然後以低價大舉進攻發展中國家的巿場,把其本地農業扼殺。報導說美國米農的生產成本十八億,政府竟然補貼了十一億。其中韓國便是受害國家之一,因此世貿會議期間,韓農會是最激烈的示威者之一。
最令人震驚的是,出賣農民的其實並不是世貿,而是他們自己的國家。因為出賣農業的代價是汽車業和通訊業的蓬勃發展,而農民只是犧牲品而己。
真是令人齒冷。
一直以來都覺得農民都是最貧窮辛苦的一群人,收入低、辛勞多、風險高。面對天災時既無能為力、又血本無歸。現在還要被政府出賣,也難怪他們的行為激烈。
對於他們的困境,我們這些局外人固然幫不上忙。我只是覺得奇怪:為甚麼已發展國家要故意摧毀別國的農業?是戰略還是有甚麼原因呢?假若這個世界上再沒有農民,我們吃甚麼呢?
終於被我找到一篇較能清楚說明世貿的文章:
許寶強:反世貿不是反自由貿易
6 則留言:
窮者越窮,富者越富就是這個道理
http://www.imagestage.net/-vt3618.html
不過果處班小朋友無人明之馬....
韋信
對不起, 還是不明白...究竟為甚麼要大幅補貼農業以拖挎另一個國家的農業呢? 大家都在談這個問題, 但沒有人提過動機.
請指教...
因為發展中國家的勞動成本平,全球化會影響先進國家的藍領階層,所以列強要實施保護政策,跟今天的紡織業配額手法一樣。﹝其實美國本土的紡織業早在四、五年前被全球化拖垮了。
言歸正傳,當美國的蘋果在美國賣一元一個的時候,中國的蘋果﹝連運費﹞可以賣六角錢一個,美國政府必須給本土農民補貼四角錢來維持他們的競爭力,如此類推。
保護政策還可以有許多方法,例如:
1) 限制中國蘋果的巿場佔有率不得超過百分之 XX ﹝紡織業的做法﹞
2) 代理中國蘋果的代理商必須為美國公司,或美國商人持不少於百分之五十的合資公司﹝中國國內對付外國商家的做法﹞
3) 每個中國的蘋果需要收取四角錢的關稅﹝日本的保護主義做法﹞
p.s. 我對全球化的立場是中立的,既不悲觀、也不樂觀。只是當運輸業愈來愈發達的話,這是勢所必行的。
韋信
哈哈,這個話題說不完。不過有一點,蛇有蛇路,也不必太悲觀
謝謝指教...
發佈留言